快捷搜索:

10年超过美国?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科技

  比美国还多10年?中国科学技术在西方人看来

  科技日报\\ 2010年4月4日星期四
凯文报记者姜晨一综合报道图片:1.jpg \\ 1949年人力资源从不到5万人,2008年扩大到42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作为科学超级大国的崛起不能再被否定,它成为世界上最多产的科学知识生产者只是时间问题随着进入新的十年,欧洲所面临的不再是是否与中国合作,而是能够把握现实,确保中国愿意与我们合作。“<这是汤森路透的研究评估主任乔纳森·亚当斯(Jonathan Adams)在年初说的。他引用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数据,中国已经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知识生产国,纸张产量,科研经费,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当然这一系列数字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但是我国的技术实力真的能够实现快速发展吗? ■新闻将到底
中国科技实力将在2020年赶上美国?英国着名的“新科学家”杂志最近发表了汤森路透的乔纳森·亚当斯撰写的一篇评论文章,题为“为中国科学规则的准备做准备”。中国的迅速崛起是近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变化之一,中国将成为未来世界领先的技术,文章说:“速度惊人,中国已悄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科学知识的生产者,仅次于美国,因此到2020年中国将赶上美国,届时世界将展现出一个与欧美不同的景观,这些统治者在科学史上将不得不适应到世界新秩序“3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科技现状:第三届人才资金翻番“2”中国科技创新与提高“影响力“,全面介绍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现状。在西方国家看来,中国的科技实力如何?他们使用什么指标?他们对中国崛起有什么看法? ----美国纸张产量排名第二据美国汤森路透集团统计,全球共有10,500种期刊1998年,中国研究论文产量每年2万份,2006年达到8.3万份,超过日本,德国和英国等传统科学大国; 2009年中国科技论文12万余份,仅次于35万份在美国科技论文的输出量在过去十年中仅增长了30%左右,而中国科学论文的产量则成倍增长。中国计算机科学与地球科学(含矿物学)领域,中国的纸产量占世界的10%。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国占全世界所有论文的20%,特别是在复合材料,陶瓷和聚合物科学领域,以及晶体学和冶金工程领域。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国论文数量增长迅速,高质量论文的产出也呈上升趋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世界经济支出居世界第三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国的经费支出迅速增长,1981年 - 2007年度研发支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021%,在经合组织监测的3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二,2007年中国的经费支出约为1032亿美元,高于德国的71.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支出国家,成为世界第三大研发公司,在华R&D支出份额也大幅增加,经合组织监测的39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费支出,从1991年的2%上升到2007年的10%左右。大学毕业生升至2500万人,中国学生的数量从5毫增长今天达到2500万,而大学数量已经增加到1700多个。 211工程所覆盖的100多所大学已经培养了中国博士生的五分之四,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多数研究中心的所在地,据乔纳森·亚当斯(Jonathan Adams)介绍,本科生的快速增长是加倍造纸产量:1998年,中国的研究成果一年达到2万件,比2006年的8.3万件,超过了日本的传统技术力量德国和英国,去年同期超过12万件,仅次于美国。全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HRST)根据“人民日报”3月29日的文章,“中国科学技术现状:第三届人才第二次创新论文奖提高中国”科技部的影响力介绍,科技部在2007年发布的中国科技实力研究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目前,科学技术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约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 2006年,中国研发人员总数达到142万人,仅次于美国。未来2年后专利总量有望超越美国
汤森路透2008年12月份发表文章“中国专利:中国创新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报告预测,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创新国家,2011年中国的专利总量有望超过日本,2012年超过美国。报告认为,中国已经将经济发展重点,逐步走出传统农业和制造业,转向创新活动,中国政府的政策是中国专利成长与创新的重要动力。美国2020年或超过美国
美国过去10-30年的研究产出增长率连年上升明显与美国相比,传统的科学管理思想不再适用中国。汤森路透研究评估主管乔纳森·亚当斯(Jonathan Adams)表示,根据这些数据,30年来中国的科学研究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并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中国以其惊人的速度悄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科学知识生产国,仅次于美国,这样中国将在2020年赶上美国,届时世界将显示出截然不同这些历史的科学统治者在欧洲和美国将不得不适应新的世界秩序。亚洲新兴的科学合作网络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与97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签署了103个政府合作协议,多边和双边科技合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07年,中国参加国际科技组织约350个,国际科技组织中有206名科学家担任各级领导职务。从1999年到2003年,国际合作论文在中国的数量接近5万份,2004 - 2008年则增加了一倍多,占中国论文总数的四分之一。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合作研究课题。在过去的十年中,共有55817篇文章由两国作者共同撰写。 2004 - 2008年,中国科学论文总数中近9%与美国的作者合着,这个比例高于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水平。除美国之外,中国的研究合作者还包括德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等西方国家。亚洲合作伙伴主要包括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此外,中国科学界与瑞典和荷兰的科学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与台湾在台湾的合作与交流更为密切。汤森路透报道指出,中国不断发展的地区科学合作为形成全球科学合作新格局发出了新的信号:过去与亚太国家的合作主要依靠传统发达国家来推动其科学进步。目前,以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和新加坡为主的亚洲科学合作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进一步阅读
面临短缺 - 人均数据不够高科技足以引导
深入分析IMD世界竞争力评估体系,有关科技指标的区域排名,可以全面客观地看到我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体系中的优劣势。帮助我们充分理解成绩,正确对待差距。根据中国实际的国情和需要,选择正确的科技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走实践中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以科技项目为重点的健康与环境,教育,基础设施和技术指标,科技基础设施劣势指标最少,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一些劣势指标升级为中等指标如千人居民固定电话,公私部门风险投资等,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庞大,经济结构复杂的发展中大国。的绝对数据已经成为基于相对每个c计算的次品apita数据。例如,人均研究人员数量,每千人使用的宽带网络数量,每10万人口的有效专利数量,人均国民收入支出,每台电脑的数量千人口,千人网民数,电话用户等指标排名相对落后。与此同时,人均经费投入和人均投入以及每10万人有效专利的数量,仍然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尽管近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相比,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相比,中国的科研投入发展,技术设施和技术条件,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通过对劣质项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对于发达工业国家还比较落后医疗条件,生态环境和教育水平,这要求科技进步的大力支持,带动和落实我国在落后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实力是对国家科学实践能力和潜力的全面体现,科学的潜力意味着它具有它可能发挥但尚未发挥或尚未充分实现的科学能力,体现在科学的基本条件和科学的投入上。科学的实际能力是指已经发挥的科学能力,可以通过科学的直接产出和技术的推动来体现。主持由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开展的重大项目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中国在世界科学分析中的地位与作用”一国科学定义的力度现有的研究环境和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开展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获得研究产出和能力的总体水平,通过对2002〜2006年13个主要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中国科学实力进入“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科学研究总量很大,在13个大中国中一直处于第三位;中国的科学产出从2005年的第11位迅速增加到2006年的第10位;中国在科学技术推动方面进展迅速。从2002年排名第十二位上升到2006年排名第八。科学投入和产出的增长是中国科学实力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然而,在13个主要国家中,中国的科学产出和科学基础排名普遍较低,与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实力只有“潜力”类型。就世界大局而言,美国的科技实力非常高,科技力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是一个有科学实力的超级大国。日本,德国,中国和英国在科学实力方面排名美国,在科学实力上属于“多个优势”。 (据“人民日报”)报道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