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奖励凸现自主创新五大亮点
广东省科技奖评选突出五大自主创新亮点
科技日报\\ 2010年5月14日星期五
科技奖励体现科技奖励体现国家发展政策和战略方向,引领科技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广东省充分发挥省级科技奖励的定位和激励作用,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型广东战略部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科技体制奖励制度。此外,奖项的数量,奖项的数量,评估方式和指标等,及时回报重大成果,为创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健康做出积极贡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选大会隆重举行,表彰了2009年度科技成果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代表,从获奖成果上看,反映了近年来的五大亮点,广东科技工作:
企业技术近年来,广东企业创新能力指数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今年的271项省级科技奖励中,有161项是企业自主承担或参与的项目,占获奖项目数的59.4%,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完成项目112项企业为首批完成单位项目,占获奖项目数的69.6%。这些获奖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装备制造等领域,实现利润总额227.6亿元,税收47.7亿元,实现外汇收入68.6亿美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奖者共获得发明专利271项,占全省获奖项目发明专利总量的83.4%,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由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完成的“大口径直缝埋弧焊钢管产品及技术研究开发”一等奖项目,吸收和创新后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线,已有20多项专利技术研发,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主持开发国家标准1项,作为参与国家标准制定的主要单位3项目产品有获得壳牌,API,BSI,ISO等产品的国际质量认证,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纵向焊管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国内最大的直缝焊管生产出口基地。 2006年至2008年,公司实现新增利税2.43亿元,新增税金7062万元,创汇2.96亿美元。创新研究合作成效显着近年来,与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海外合作广东研究机构建立了鲜明的特色,产学研合作的灵活机制大大增强了资源的聚集和创新能力,产生了大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 2009年,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包括90多所国家重点大学)参加了广东省工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中科院下属64个学术机构(其中58个属于广东省4000余家企业参加了合作,共进行合作6000余项。自省,省部门产学研合作开展以来,实现总产值7000多亿元,新增利税近千亿元。在29个一等奖中,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完成的15个项目与产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占一等奖总数的52%,比上年增长37%。这些项目共获得专利77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占全省获奖发明专利的17.5%,累计新增收入13.5亿元,新增税收8.86亿元和外汇盈利1.86亿美元Kingsun与清华大学光学公司的合作以及“高效LED灯新型三维二次光学系统”奖项旨在解决LED路灯功率型光学封装系统设计制造技术,功率型LED封装模块设计,整体散热结构及生产工艺,LED集群驱动电源技术及高可靠性LED路灯组装制造技术等技术难题,提出引领世界趋势的矩形均匀照度分布封装光学系统的设计理念,开发出新的三维二次光学系统,并成功应用于罗阿d照明。该项目获得9项发明专利,产品销售额达3亿多元,实现利税6750万元,同时推动节能减排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弘达电器有限公司的广州莱德文森特公司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多孔材料制备多孔材料关键共性技术与应用”项目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申请了33项国家发明专利,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心专利集团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网络。这三年取得的成绩,实现新增产值7.3亿元,新增利税5840万元,节约资金12.6亿元。广泛应用于传热传质,催化,吸附分离,过滤和医疗等领域的多级孔材料的制备,为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促进能源节约,减排和环保,发展循环经济带动作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大突破271项目获奖成果获得专利605项,其中发明专利325项;发表论文4939篇,其中SCI,EI收录1371篇,他引用次数14723次。南方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了“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研究的新靶点”项目,利用基因敲除,膜片钳等前沿技术系统研究了缺血性离子通道神经元死亡的机制,神经调节蛋白-1分析缺血性脑损伤的分子机制,获得多项原创性成果。该项目已发表论文24篇,被他引用232次。在以“神经元”为代表的国际着名杂志(影响因子13.9),“J Neurosci”(影响因子7.5)发表论文23篇,总影响因子72.7。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被国际同事引用和积极评价。其中,有代表性论文19篇,被国内外知名的国际期刊Cell,Nature,Science等引用232次。 Nature和Neuron评论了该项目在Neuron的文章,项目组成员应邀参加了16次国际学术会议的报告和交流。2009年,广东获得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1名,等同于11年前获得的项目总数达到全国第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0亿元,在全国排名第四,这些项目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在广东相关领域形成领先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和技术,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优秀青年科学家与创新队伍茁壮成长,在选拔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2009年广东新院士五人,难得成功。新当选的院士曾多次获得省级和国家级科技奖励,体现科技激励对科技人才成长的强烈激励和引导。今年获奖的科技人员平均年龄为42岁,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1464人,占获奖总人数的67%表明中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广东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获奖者总数超过1319人,占总人数的60%;中级以上职称人员1966人,占总人数的90%以上。今年的获奖项目中,第一个完成人的平均年龄是48岁,是第一个完成年龄最小的36岁的人的第一个获胜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研究“网络引擎40E / 80E全业务路由器”(NetEngine 40E / 80E全业务路由器)一等奖项目,研究团队平均年龄37岁,其中第一人完成36岁。推出第五代高端网络产品NetEngine 40E / 80E全业务路由器(简称NE40E),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芯片和网络操作系统,采用可扩展的架构设计,转发引擎,流量调度和交换芯片,芯片尺寸和功耗远远低于业界同类芯片;整个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能够满足各种组网需求打破了外资企业在这个领域的长期垄断局面。 NE40E在世界上被广泛使用。截至2008年6月底,NE40E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电子政务网络和大型海外运营商网络系统中已经超过了9200个大规模的单位。 >重视民生和社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属于农业,卫生,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项目的年度获奖项目共186项,占总数的68.6%获奖项目总数比上年增长23.1%,29个一级成果中有20个涉及节能,环保,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这些项目获得发明专利专利196项,新增利润100亿元,节约资金151亿元。社会效益非常显着。如由华南农业大学,广州达尔文食品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绿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农产品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和盐酸克伦特罗”技术与应用一等奖项目针对食品安全中的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对“免疫法”和“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实现了一批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解决了大型设备检测耗时长,成本高,无法实现现场检测等问题,取得的成果已申请专利28项,发表论文34篇,农药和兽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试纸条,速测卡,速测仪器吨等10种产品实现产业化,近三年来公司新增利润3000多万元,产生了近19亿元的间接经济效益。这些产品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农业,工商,质检,卫生等系统中得到了近五千万个样品,其中酶检产品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为控制农产品兽药残留,保护消费者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由广东省中山大学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完成合作“广东省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农业研究”获奖项目,启动了广东典型环境质量体系区域土壤探索,在中国首次以持久性有机化合物为指标进行土壤污染调查。收集了1100多个土壤和农产品样本。收集了8种重金属和64种有机污染物的70多个指标,获得了8万多个基础数据。铅污染被低估,镍污染被高估。在农产品全生产过程中推广标准化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推广大量叶面防治剂,固土和农艺控制等技术组合,建立污染防治的新模式。建设了中国南方湿热地区硫化矿清洁生产模式,为矿山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制定了2项省级技术标准,取得了4项发明发明了多项土壤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共发表论文151篇,SCI / EI引用论文35篇,被引用近800次,推动了土壤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