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从2009年国际地震会议看地震预报研究
“科学时报”:2009年国际地震大会地震预报研究现状
“我正在开展一个项目,想仔细分析地震前兆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准确找出与地震直接相关的信息,以便在两年的国际会议上与同事沟通以后“。7月在5月5日至9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地震学和地震预报国际会议上,中国地震局台湾地震局网络中心一位不明身份的研究人员介绍了他的工作计划:从唐山大地震到海啸在印度尼西亚四川地震中,30年来地震造成的破坏和苦难不会也不能抹去人们的记忆,痛苦已经引起人们的震动预测是有疑问的。但是,研究人员不会放弃地震预测。地震发生后,国际上有关地震预报的辩论似乎比以往更频繁:1月10日至16日,国际地球物理与地球内部研究所(IASPEI)会上,着名地震学家,南加州地震中心主任托马斯·约旦做了题为“地震预测与预报:模型开发与进展评估”的主题演讲。此外,会议还组织了三场专题讨论会与地震预测预报相关的问题有:地震源预测建模与监测,地球物理异常与地震预测,地震与断裂概率模型的前向预测试验,4月8 - 10日,SSA会议在加州召开。 “地震预报研究全球合作”等相关地震预测预报专题4月24日,欧洲地球科学大会(EGU)在维也纳举行。与地震预测预报相关的主题包括“时间相关地震过程与地震危险 - 物理与统计”,“地震风险评估,前兆现象与预测可靠性”。 4月29日至30日,第二届国际地震预报研讨会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会议就当前地震预报预报研究进展,研究策略和重大科学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建议。中国地震研究人员赴开普敦参加会议,江苏省地震局原漓江局长,作者介绍了Thmoas H约旦报道主要内容。报告主要分析和总结了地震预测的四个问题:地震预报的主要问题,地震预测评估的现状,长期和短期地震预报的预测模型和试验,以及地震预报能力建设。汤姆森·乔丹提出了三个具体问题:一是如何检验地震预报的可靠性?其次,主动断层系统混沌估计中时间变化与空间变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三,目前的地震预测是否可行?李清河还提到了Thmoas H. Jordan关于当前地震预测评估的现状的判断 - 研究人员预测他们的结果过于乐观,所提供的信息还不够充分;研究目标和目标不断变化,研究人员无法改变他们已有的程序;检测预测没有标准;预测实验的物理基础设施尚未建成。本文还引用了Thmoas H. Jordan对地震预测模型和实验方面的评论:多年来,科学家利用各种信号来模拟地震破裂过程,采用多种手段,但到目前为止,找到一个非常有效的准确的地震预报方法据李清河介绍,开普敦会议还安排了一些地震预报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共收到论文14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地震预报方法的探索和地震预测的发展战略;闭幕式上,国际地震地球物理学会也做出了几项决议:一是支持建立全球地震模型(GEM)提高地震定位精度的参考事件;三是地震台站国际注册;四是地球地震预测和可预测性;第五,实时数据采集。中国地球物理研究会副会长姜长生参加了今年4月6日至10日在美国地震学会召开的学术年会,本次会议的“国际地震预报能力合作”主题相当引人注目,本课题主要讨论了国际合作研究计划(CSEP计划)对地震预测能力建设的影响,多国科学家介绍并展示了相关的研究进展。 CSEP项目是由南加州地震中心发起和推动的国际地震预测能力合作研究项目,其初步目标是构建地震预测的物理基础,对各断层系统进行预测试验并进行比较。该方案已在加利福尼亚州,新西兰,日本,我进行taly和西太平洋,帮助政府机构评估地震预测的可行性,并实施地震预测算法。姜长生告诉“科学时报”记者,通过本次会议报告,CSEP计划在统计预测模型建设和检测中心建设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据姜长生介绍,根据统计模型预测地震时空尺度要求的发生情况,目前统计的统计数据有50多个统计预测模型。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日本,新西兰和世界六大研究领域都可以用一天,一年,五年等时间尺度预测和统计测试模型;已经投入运行的测试中心包括南加州地震中心,新西兰(地质和能源研究协会)和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中心)。其中,南加州地震中心于2007年9月1日最早投入运行。目前,意大利,冰岛,中国等国家也在积极筹建检查分中心。姜长生向日本记者介绍了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科学家在CSEP项目上取得的进展。自2004年4月以来,日本新“地震预测与火山喷发国家研究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 “建立地震预报系统”,以及日本国际在CSEP框架下合作内容已经成为该系统的主要研究对象,也就是说CSEP框架下的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已经上升到国内日本的研究水平,根据CSEP项目,中心在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后,于2009年5月正式启动了日本CSEP检测分中心。试运行预测模型为一年平滑地震模型。目前,CSEP日本子中心已经公开征求了适合日本地震活动特点的新的统计预测模型,现在俄罗斯已经提交了一个适合CSEP规则的长期地震预测模型,RTP模型,用于即将到来的意大利CSEP测试中心。一个负责人是南加州地震中心CSEP计划。在会上,Schorlemmer介绍了两年半的阶段性研究由美国地震局地震研究中心在南加州地震中进行,并显示了每个运行模式的当前统计分数,美国地震学家Yan Y. Kagan和David D. Jackson引入了一个时空地震集群模型,由于强震,强震的长期危险概率预测图被认为是难以预测的统计检验,地震科学家Karen R. Fe lzer引入了基于统计概率的基于断层的地震破裂模型,Holiday的报告给参与者提出了如何理解和如何对地震预测进行分类等基本问题。
“我对地震预测非常乐观”
中国地震网络监测中心一位不具名的女研究员参加了4月19日至24日在维也纳举行的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年度国际会议,奥地利。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对地震预测非常乐观。”她解释说:“我有理由乐观不是地震预报问题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而是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地震预报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使我们的未来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对她来说,在国际地球科学的情况下,学者们讨论了涉及各种自然灾害的问题在”温室效应“的背景下,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作用甚至是接近。所有这些相互作用使得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标志日新月异。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预测与全球变化有关的各种灾害,包括飓风,地震和海啸。地震预报仍然是很多参与者的热门话题。尤其是意大利最近发生的灾难性地震更令人担忧。会议还设立了一个临时讨论的专题。研究人员介绍了会议关于地震的讨论重点 - 与地震预报有关的预警,预测和灾害评估。对于地震来说,这个警告不仅包括地震发生后几秒钟内传递的信息,而且还包括地震后的及时响应,如余震预测和抖动图等信息的发布。这对监管部门的应急反应意义重大。会议要求与会人员提交地震和海啸预警报告,但不限于地震的特点,即地点,大小等,还应提交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的响应和保护系统,余震评估,发出的警告,海啸追踪,早期预警心理学,公众反应,错报或漏报的后果,甚至是科学家,工程师和灾害管理当局之间的联络和遥感和通讯技术或大规模防御。她表示,研究人员更多地研究了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地震预测方法。这些研究导致了对地震过程的进一步理解。例如,如果根据地震学理论,地震被认为是过去的断层带,现在认识到地震与整个构造块体,地球深部和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甚至是地震和大气活动的关系等问题,为此,专家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地震预报模型,她表示,就地震预报而言,目前大家都是盲目的,触摸完成后,这意味着预测问题已经解决了,事实上,预测的问题还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从观测开始研究地球是没有错的,研究正在进行,问题是深入的研究,感觉越来越接近目标。
未发现实现地震预报三要素的方法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张显预报局网络预报中心首先参加了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首届4月29日 - 5月30日第二届国际地震预报论坛。她说,这是一个专门讨论地震预测问题的国际会议。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研究人员出席了论坛。与会者介绍了各种预测地震的方法。有些方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20年的测试。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问题,目前还没有发现可以实现时间,地点,规模三大要素的地震预报方法。她说,地震前确实可以看到一些异常现象,但这些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尚不确定。目前,利用这些异常来准确预测地震目前是难以做到的,经常出现错报或遗漏,反映当前的地震预报还处于探索的初期阶段。经过我国40多年的地震预测,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性的认识。例如,大多数中小地震是在大多数强震静止或活跃之前发生的。重力,变形,地下电磁,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也可观察到较大的变化。近年来也发现地震前有电离层扰动。但是,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发现每一个异常与未来地震的三大要素之间的确切关系。由于各种方法对地震预报三要素的贡献不同,目前的做法是综合判断地震的可能性是多方面的,即各种方法,但成功率还是比较低的。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观测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从观测资料中提取干扰信息,提取地震前兆异常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开发新的观测技术。她表示,地震前兆探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地震监测能力,才能实现科学准确的地震预报。致力于更加严谨的预测成功率测试
中国地震局一位年轻的匿名研究人员总结了目前国家地震预测研究的情况。他认为,在研究与地震预报直接相关的地震机制时,国际专家近年来从应力测量,地震应力变化,强余震的计算与预测,地震震源前后地震媒介性质,地震断层的“性能”,钻井方法对地震断层的直接“采样”,在地震孕育过程中几乎没有辐射地震波的“静止地震”的作用等都具有科学性知识和方法技术上的重大进展。目前,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还不清楚。地下流体在地震孕育中的作用以及地震断层的“润滑”机制存在诸多争议。一些新的技术,如主动源检测,GPS,INSAR等,开始显示出值得注意的前景。传统的“地震危险性”研究一般不涉及时间尺度,或者涉及的时间尺度很长。但近年来,科学界也开始考虑“时间相关”的地震危险,并开始与“中期”地震预报“整合”。在短期地震预报方法和地震前兆领域,与30年前相比,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国际地震研究领域更加重视地震前兆的严格测试和预测方法。即使是被许多人误解的“地震的可预测性”的争论,也是对地震预报物理学的认真讨论。讨论的两个焦点是:使用观察证据的“可预测性”是什么;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报方法的“意义”是什么意思,用统计来说话。研究人员最后表示,目前的科学界并没有放弃对地震预测的探索。 “科学时报”(2009-7-15 A1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