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孔德涌: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有正确方向

  孔德永: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有正确的方向

  2011年1月30日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张菁编辑:我们的记者张靖
2006年,全国会议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目标。受此鼓舞,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已经有大约200个城市宣布建设创新型城市,占全国建成城市总数的三分之一。那么创新型城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呢?目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哪些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案在哪?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孔德永先生,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二,二等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发展计划。 “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专题2组的一些成员在马俊儒主席的领导下,仍然继续从事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研究。近日,孔德永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发展报告 - 创新城市建设研究集团的最新研究成果,回答了上述问题。孔德永指出,我国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积极性值得鼓励。但是,在“十二五”新的历史时期,把创新型城市建设引向正确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创新体系要注意中间两个 - “从制度维度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属于宏观层面,城市属于中观和微观企业所属,国家创新体系应该抓住两个中间环节。“孔德忠告诉记者,”建设的中间部分既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家创新体系,也是突破口。为什么这个城市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孔德永指出,从微观角度看,中国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依靠技术引进,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因此,许多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对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从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国家创新体系还存在很多障碍,政府部门要减少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益和分化是极其困难的,与国家宏观和微观结构不同,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由于创新型城市建设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我国各级城市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城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从观念层面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打破多微观层面的影响力,不可避免地带来中观层面微观层面突破的突破,同时也促进了宏观层面的建设。 >创新城市建设让人们享受好处
创新城市建设好坏如何?它已成为广泛的城市之一采取各国的方法,建立城市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城市创新。我国不少研究机构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估过程中,研究人员通常认为创新型城市是发展科技,即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加GDP。基于这一思路,评价指标只侧重于反映创新所取得的成就,而没有提到创新有利于民生的目标。我们不能否认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对于创新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只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个方面。“孔仲德认为,城市发展不能只着眼于经济发展,还要考虑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而且创新创业环境不好,人才不受吸引。在新组建的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小组中,在同样的CPI换算下,平均工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平均预期寿命,失业率,基尼系数,万元GDP综合能耗,社会稳定等已成为城市创新和产出,繁荣和民生的重要举措。“我们国家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和项目,人们实际上用来提高收入和生活水平,增加消费并不多。那么多年来,中国的经济虽然保持了高速增长,但人民群众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发展了,但是人民得到的好处还远远不够。 “孔明指出,一些城市还有很多穷人,但政府往往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旗帜下,热衷于建设高层建筑和广场绿地,这种城市观念发展偏离了正常轨道,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造成两极分化,就会造成社会两极分化,他说:“在效率追求的道路上,我们跑了很多年,要考虑时间的公正性。“2010年9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在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有必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孔泉说:”为使全国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我认为这是包容性增长的要素之一。 >建设创新城市,谁是主角? “我认为这是市政府,是他们的决策如何引导城市在哪个方向。孔仲忠提醒记者,市政府是主角,并不意味着城市发展完全取决于地方政府,而是要让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他说:“有人认为创新就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产品,从而获得市场上的商业回报。其实,这个概念最简洁创新的表达方式是英国十几年的定义:创新是成功开发新思想(成功开发新思路)相对于以前的定义,后者要创新的源泉有一个大的飞跃,创新的思路城市建设将因此完全不同,这也将对城市发展的总体政策方向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现在很多创新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把前瞻性的创新,也是生产过程的创新和创新,生产管理人员从创新的各个方面都完全是一个网络结构。“孔德中老记者认为,地方政府要努力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创新活力的各个方面,让人开心创业。当地环境不仅为人们创造创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而且还通过社会和市场奖励成功人士,为失败者提供必要的保护,帮助攀登者重新获得高潮。以深圳为例,孔德永表示,深圳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没有当地固有的思想,文化,制度和环境的束缚。同时,任何创新的事情,深圳市委,市政府都愿意放手。这种轻松的氛围孕育了越来越多的创新思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achinia教授提出栖息地的概念,在栖息地生长得很快,创新也是如此,我认为深圳是中国的创新栖息地之一。创新型城市是创新驱动的,实际上是以知识为导向的“。在研究小组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深圳,上海,大连,南京等城市对创新城市的认识较为明显,但也有一些城市等同于建设创新型城市,重点产业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国家和省提供项目和资金的大好机遇,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孔德钟说:”只有依靠创新驱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创新创业,繁荣富民造福城市,实现平衡快速,可持续发展。“
友情链接----- ---深圳中小企业成城市建设创新力量
中小企业因自身特点,更多创新中小企业发挥创新精神,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条件,深圳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不竭动力。目前深圳有中小企业33.6万户,约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深圳的经济增长值,工业总产值和对税收的贡献率均超过60%。在创新过程中,中小企业不断发展成为大企业。比如说华为,中兴,腾讯,华大等基因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有着世界的声望和影响力,而且也成为深圳创新精神的突出代表。成都市国家创新城市建设规划(2010-2015)发布
成都市政府发布“成都市国家创新城市建设规划(2010 - 2015年) 2015年)“方案”,明确了成都市6个定量指标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到2015年,全市投资将占全市总产值的3%以上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占销售总收入的比重超过1%,城市规模以上研究开发机构企业比例将超过18%。价值占f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0%以上;人均GDP达到6.8万元以上,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3:1;大众基础科学素养比例高达8%;成都经济区成都经济区综合创新网络体系基本建成,成都对整个西部地区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据科技部网站)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